原標題:新春走基層 苗圩村:精準投放 讓扶貧資金“滾雪球”
西楚網訊 “新春”代表著希望。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,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。從今天起,欄目推出《新春走基層》專欄,我們的記者將帶著滿滿的熱忱和祝福再出發(fā),深入基層、深入群眾,記錄各地區(qū)、各行業(yè)、各人物為幸福而奮斗的生動故事,唱響禮贊新中國、奮進新時代的昂揚旋律。今天播出第一篇:《苗圩村:精準投放 讓扶貧資金“滾雪球”》。2015年,被認定為省級經濟薄弱村的宿城區(qū)王官集鎮(zhèn)苗圩村,通過對各級扶貧資金的精準投放,讓資金的雪球越滾越大,如今,已經達到近40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,并在今年我市開展的“十佳百例”扶貧典型評選活動中,被評為“十佳脫貧致富村居”。
上午,在宿城區(qū)王官集鎮(zhèn)苗圩村高效農業(yè)種植基地內,負責人唐敏和幾名村民正掀開內棚,給蘆薈透氣。61歲的低收入戶南福昌也在其中。
唐敏種植蘆薈已經十多年了,從以前在自家地頭的“小打小鬧”到現(xiàn)在近十畝的蘆薈園,轉折點出現(xiàn)在2016年。當時,在幫扶單位市紀委的協(xié)調下,苗圩村拿到了宿遷聯(lián)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二十萬元扶貧貸款,其中五萬元就用在了這個蘆薈基地。
宿遷梵藝蘆薈基地負責人 唐敏:擴棚的時候資金不夠,我向高書記反映,給我了五萬,利息非常非常低。目前反正不到十畝地吧,一年收入在二十萬塊錢。高峰的時候,能帶動十來個人就業(yè)。
此外,苗圩村因緊靠250省道,還自籌資金建設了兩處“高炮”,每年可獲得5萬元租金;同時利用省市區(qū)三級脫貧補助資金,加上自籌部分,采取資產性投資的方式,購買門面房對外出租,增加穩(wěn)定性經營收入;再加上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創(chuàng)收、閑置土地流轉資金等,苗圩村產業(yè)多了,村集體也富了,大量的勞動力足不出村就能找到工作。
宿城區(qū)王官集鎮(zhèn)苗圩村黨支部書記 高永:17年底的時候,我們的村集體收入是30.3萬,到18年底的時候,接近38萬,主要用于一個就是民生實事,第二個就是村居再發(fā)展,第三個用于低收入農戶的一些分紅,包括救助,主要就用于這三大部分。
兩年多來,苗圩村還利用各種扶持資金,先后投入400萬元用于基礎項目建設,村容村貌有了大變樣,目前,全村170戶建檔立卡戶,僅剩13戶沒有脫貧。
宿城區(qū)王官集鎮(zhèn)苗圩村黨支部書記 高永:我們2019年準備村集體方面再建設一個高炮,在向泓新材料這上面做好幫辦工作,再繼續(xù)回收魚塘子,來壯大村集體收入。我們預計在2019年年底,我們村集體收入應該可以突破到50萬以上。